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,是重陽節,又稱「重九節」,是中國傳統節日,由於「九」在易經中代表「陽」的意思,故「九九」便是「重陽」的意思。
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,最初是一個驅邪避災的節日。據說九月初九是凶日,人們會在這一天登高祈福,避開災難。這種習俗逐漸演變為現今的節日活動。除了登高,其他主要習俗還有祭祖、佩戴茱萸、飲菊花酒等等。
到了現代還被賦予了敬老的意義,成為關心和尊重老年人的節日。許多人會在這一天探望長輩,表達孝心。重陽節融合了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念和人文精神,既是一個祈求健康長壽的節日,也是表達敬老、孝敬之情的重要時刻。


